在常熟服装城,商户唐幸星正在通过常熟“市采通”平台对一批货值约10万美元的服装进行申报。这些货物将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到美国。
过去,“市采通”主要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出口申报手续繁琐的问题。如今受疫情影响,海运舱位紧张,运费居高不下。平台又帮企业对接跨境物流资源,推出“组货拼箱”服务,平均能为商户节省30%左右的物流成本。
唐幸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今年一季度他在物流方面的成本大约节省了12万元。
同样受益的还有盐城这家企业,“这些货走海运的话成本太高 ,根据平台给我们匹配的物流解决方案 ,把这批货物在昆明搭载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,发往老挝后转运至泰国 2-3天就可以到达。”盐城易跨境进出口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杜义飞表示。“市采通”平台总经理助理杨俊峰介绍,平台积极引入了跨境物流的头部企业,来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,同时也打造了“跨境驿站”小程序来为跨境的货物提供一个物流解决方案。
“我们积极支持简化申报、通关一体化模式和中老、中欧班列出运,推动市场采购与跨境电商货物拼箱出口、省内联动发展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稳步见效,为企业降成本、稳订单提供助力。”常熟海关查验二科科长吴明杰表示。
为了保障外贸新业态健康长远发展,海关部门运用大数据建立安全合规体系和“红黄绿”商品审核机制,规范商品申报,压缩通关时间。
今年一季度,常熟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出口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稳步发展,跨境电商的出口额增长超一倍,市场采购出口37.7亿人民币,增长了25%。
既拓宽出口渠道,加快培育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,又针对资金、订单等现实问题进行精准帮扶,江苏聚焦广大中小微外贸主体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。
例如“苏政40条”提出支持外贸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展会开拓国际市场,对企业参展费用予以支持;安排省级商务发展资金用于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扶持;开展RECP政策宣传辅导等,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企业稳住国际市场份额。
前不久出台的省级“稳外贸”14条,提出支持企业打通双循环;支持港口、航运企业新开、加密航线;加大出口信贷支持等举措。
各地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细化政策,迅速安排落实,确保帮扶到位。例如连云港明确,疫情期间,企业支付参展费用后不能参加列入贸易促进计划的境内外展会的,给予展位费不超过50%的补助。对于企业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,按当年实缴保费给予不超过50%的支持,单个企业年补助金额可达到50万元。
无锡提出巩固洲际空中货运航线、借助中欧班列畅通物流、保障生产资料供应链稳定等措施,特别是针对受俄乌局势影响出现贸易损失的企业,建立绿色通道,从信保理赔、保费补贴等多方面帮助企业减少损失、稳定经营。
太仓港近期进一步丰富近洋直达航线,创新开辟远洋包船航线,全力保障苏州腹地企业的运输顺畅。3月份以来,沪太双方加密航次达150个;确保货物抵达太仓港后,在48小时内即可将转运到上海港,为企业提升转运效率。
政策保障,多方护航之下,今年前两月,江苏进出口总值8397.7亿元,同比增长15.1%,较全国整体增速高1.8个百分点,对外贸易实现平稳开局。
(来源: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/郭艺 编辑/高若婷)
【投稿、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#qq.com24小时内回复。】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,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,本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