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时候,刺绣是每个闺阁女子必备的功课,鹧鸪、鸳鸯、合欢花……女子们将自己的万千情丝凝于手中针线。
花 ▼鸟
▼
虫
▼
鱼
▼
苏绣即苏州刺绣,以苏州为中心,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扬州、无锡、常州、宿迁、东台等地。据西汉刘向《说苑》记载,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,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。三国时代,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《列国图》。“宋人之绣,针线细密,用线一、二丝,用针如发细者为之。设色精妙,光彩射目。
湘绣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,中国四大名绣之一。湘绣针法以掺针为主,根据不同物象及其不同部位所表现出的不同肌理施用不同针法,使物象更真实、更有立体感,逐渐形成绣面写实、设色鲜明、风格质朴的地方特色,狮子、老虎是湘绣传统产品。
粤绣
粤绣是广东刺绣艺术的总称,中国四大名绣之一。包括以广州为中心的“广绣”和以湖州为代表的“湖绣”两大流派。具有构图工整、丰富,色彩鲜艳明快的地方风格,尤以留水路(纹样交接与重叠处空一线绣地)的技法更见特色。广绣以雅致取胜,以平金绣法,适当垫锦,色彩稍为淡雅;湖绣注重效果,色调瑰丽,运用钉、垫、贴、拼等多种技法,将绣品制作成犹如浮雕一般。
蜀绣
京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,又名“宫廷绣”或“宫绣”,明清时期始为兴盛,多用于宫廷装饰、服饰。京绣用料考究、技术精湛、格调风雅,以材质华贵著称。一般选用上好的绸缎为面料,配以鲜艳绣线,其色彩与瓷器中粉彩、珐琅色相近,此外还大量使用黄金、白银锤箔捻成的金银线。
秦绣
秦绣是以西安地区为中心的刺绣。它是在“纳纱绣”基础上于上世纪70年代创新完成的一个新绣种,色彩无拘无束、富于理想化。热情奔放大胆夸张,善运用原色,其中蓝、红、黄、黑、白等色彩的强烈对比比较常见,尤以红色运用最为普遍。
晋绣
山西民间一种古老传统手工艺,极具山西地方特色,色彩上采用强烈对比色,主要针法为长短针、套针、漏针、绕针等,绣品立体感强,视觉效果饱满厚重。晋绣主要以宫廷绣品、鞋垫、虎头葫芦为代表。
汴绣
汴绣是以开封为中心的河南刺绣总称,也称宋绣,距今约800多年历史。当代汴绣继承了宋绣题材、工艺特点,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,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大量针法。以绣制中国名画、古画著称于世,绣工技法精致细腻、绣品色彩古朴典雅、层次分明、形象逼真。
瓯绣杭绣,即杭州刺绣,亦称吉绣,起源于汉代,至南宋为极盛时期。杭绣以男工为主。因此,行业中形成只收男工不收女工,只传媳妇不传女儿的规矩,此风一直沿袭到民国,成为杭绣一大特点。杭绣的图案设计,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龙、凤、麒麟、蝙蝠、孔雀、牡丹、寿桃、如意、八卦、西湖风景等传统图案。
汉绣
汉绣起源于楚绣,战国时期的楚人取鸟语之光、花草云霞之色创造了浪漫唯美的刺绣艺术。汉绣以楚绣为基础,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,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,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。汉绣流传于江汉平原广阔的地域,以荆州、武汉、洪湖等地区为主,同时湖北省其他广大地区也深受其影响。
顾绣
顾绣不是一个地区的刺绣,而是晚明顾氏女眷擅刺绣而得名。顾绣所呈现的是一种文化、一件艺术品。顾绣所费的丝线、底料均为精选上品,作为临摹蓝本的唐宋字画,一幅也非常昂贵;而顾氏儿孙“服食起居必多方选胜”。后来顾氏衰落,子孙无养,便将顾绣商品化,同时也招收
少数民族刺绣中国幅员广阔,除汉族外,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生活在各地,刺绣工艺也广泛地流行于少数民族当中。苗、瑶、侗、壮、土、羌、彝、白、土家、藏、蒙、维等民族都有自己富于特色的刺绣艺术。少数民族多将刺绣装饰在服饰和生活用品上,图案讲究,色彩搭配协调、绣工细致精湛,不仅带有实用性,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,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,本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