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西哥开始接种中国科兴新冠疫苗 综合消息:突尼斯变异新冠病毒系本土演化而来 中东多国加快疫苗接种进程 长春大众卓越女足昆明集中 开启第二阶段冬训备战新赛季 “春风行动”全面启动 研考初试成绩本月陆续发布 长春市文庙博物馆将举办元宵节线上公益文化活动 美失业率上升“新穷人”领救济 记者探访救济食品分发站 起步就是冲刺!牛年伊始长春多个项目火热开工! 吉林省全力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监管 全国大部分农区陆续忙碌起来 田间地头一派生机盎然 3天3夜跑了500公里!成都大叔完成极限超跑挑战 4天致8次高铁晚点:铁路部门提醒放风筝远离铁路电力网 26日天宇见证浪漫一幕:"元宵月"巧遇"黄帝星" 猜灯谜、做灯笼 长春市图书馆“闹春图”元宵节系列活动来了 重庆返岗复工农民工达260余万人 返岗率逾六成 美国新冠肺炎死亡人数超50万 超一战二战和越战美阵亡者总和 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召开 中方呼吁采取全球行动应对环境问题 机场“逐鸟人”:黑脸蛋是我们的“标配” 吉林省人社厅发布通知,2021年社会保险缴费有新变化! 伊朗最高领袖:如有需要或将浓缩铀丰度提高至60% 国资委:支持央企加快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亚泰广州冬训先“瘦身”再“增肌” 内外援引进工作将全面展开 零距离!揭开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神秘面纱 洮南:强化政务大厅疫情防控 确保群众办事安全 谭德塞:全球各地都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 智利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80万例 外企看中国丨专访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:我们期待在中国“云”端舞出新姿 嫦娥五号带回月壤 3月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牛年元宵节 十六月最圆 利益联结产业链上游,伊利全面助力东北地区乡村振兴 春节假期后文旅新风尚 开春如何玩得更尽兴? 长春新区:打造“升级版”营商环境 省运管局指导各地全面有序恢复道路旅客运输服务 游客捞取泉池内硬币引发争议 趵突泉景区回应 一派生机盎然!湖北武汉:开启“全城赏花”模式 澳大利亚学者认为比特币价值被高估 北京汤圆元宵抽检全合格 温馨提示:带冰霜的别买 刚果(金)总统谴责联合国车队遇袭事件 湖南两名男子爆竹炸6条小鱼被取保候审 同时段播放全国第一,实时收视率破1!电视剧《鲜花盛开的山村》,不一样的乡村戏! 挂着名校牌子,收费高,却很孬!有名无实的“冠名办校”值得警惕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昨日开幕 中方代表发表视频致辞 注意!吉林省这5批次食品不合格! 非洲新冠确诊超383万例 多国持续推进疫苗接种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发布“清明•致敬英雄”主题征文、摄影征集评选活动的公告 @吉林人,坚持完今天,24日气温将回升了! 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女童海洋公园爬凳摔伤 脸缝4针 家长要求园方赔偿合理吗? 为中国疫苗投下信任票 多国领导人“带头”接种 海外网评:50万条逝去的生命,美国无法治愈之痛
您的位置:首页 >创投 >

舌尖上的踏春

2020-03-18 14:12:09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海外版
原标题:舌尖上的踏春

  京城春色。本报记者 尹 婕摄

楼下的桃花、玉兰花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都开了,张着粉白色的笑脸。我推开窗,春风送来它们淡淡的香气。

对于中国人而言,每一个季节都有独特的味道,它让我们记住时光的模样和家的气息。春天当然也是有味道的,桃花香、梨花香、玉兰花香、青草香、泥土香,还有野菜香。四时更替,适时而食,是中国人在与自然相处中形成的生活美学。万物生长,眼下正是一年中吃野菜最好的季节。

春风花草香

想起年少时,每到这个季节,气温一天天高起来,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,棉衣渐渐穿不住,父亲便会领着我去老家附近的大运河河堤,半为踏青,半为寻野菜。河堤下,水面宽阔了不少,从运河水面吹来的风里有芦苇的气味。河堤上,青草早已没过脚踝,植物的香气和着湿润的泥土味飘散在空中,钻进鼻孔。我们的身体似乎一下子轻盈起来,甩开手脚,跑进草丛里。枸杞头、荠菜、马齿苋、蒌蒿、蒲公英,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野菜,一日赛一日地拔高。这些挺过一冬的野菜,体内似乎藏纳着天地灵气,根根透着一股精气神。

蒌蒿长在水边,这是一种口感“极清香”的野菜,汪曾祺赞它“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”。我的家乡距离汪曾祺的故乡高邮不远,野菜种类也十分相似,他说:“枸杞到处都有……本地产的枸杞子没有入药的,大概不如宁夏产的好。枸杞是多年生植物。春天,冒出嫩叶,即枸杞头。”

父亲最爱的便是凉拌枸杞头,洗净之后,用开水焯一下,切碎,撒点盐,淋上香醋和麻油,便可上桌。初尝微苦,咽下时,喉咙处竟有几分甘甜,那种独特的清香便再难忘记。这样的滋味,每隔几天我们便会想念。温度不断升高,枸杞头眼见着颜色深起来,口感也不再如初时那样鲜嫩,我们便会尽量多采摘一些,回到家,铺在竹匾里,在太阳下晾干,待到秋冬时节,和着肉做成馅儿,包包子、包饺子,又是另一种美味。

人间烟火气

都说春色三分,一分在野。又一个春天来了,和风让人们惦记起野菜的香气。

春天,最是品味人间烟火气的好时节。“城中桃李愁风雨,春在溪头荠菜花”“不知马兰入晨俎,何似燕麦摇春风”“蓼茸蒿笋试春盘,人间有味是清欢”。觅春色、识春味,诗人们大概是最早发现“野菜之美”,并把它们记录下来的人了。

惊蛰之后,野菜种类一下子多了起来,荠菜、春笋、马齿苋、香椿、婆婆丁、马兰头,在江苏南京,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市民生活渐渐回归日常。科巷菜场里,热爱野菜的南京市民正在挑选刚刚上市的时令野菜,丰富自家餐桌。今年,更多的商户选择“云售卖”,将原本摆在农贸市场的野菜搬到互联网,人们在家中动动手指,即可把田野里的春味带回家,足不出户就能品味春天。

3月初,山东临沂的农户“月月鲜”开始通过微信、淘宝店铺售卖各种时令野菜。他拍摄的照片里,野菜菜根上还带着湿润的泥土,香气似乎隔着屏幕都能透出来。“好多来买的都是老顾客了,都想尝个鲜。”“月月鲜”告诉记者,这些野菜有些是自己去野地里挖来的,也有些是向附近村民收购来的。“过去这些野菜散在田间,现在都成了人们的‘心头好’,一斤的价格在6元—8元。”

“过去我们吃野菜是为了果腹,如今是为了健康。”北京市民许从军感慨,几十年间,野菜在中国人餐桌上的地位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现在人们吃野菜,吃的不仅是美味,更是一种惬意。

至味在故乡

过去几年,每年春天我总会带孩子去野外看花识草。这个春天,宅家的日子里,在厨房里带着孩子认识野菜、感受春天的味道,成了我们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光。两三道野菜经过简单烹饪,绿油油地摆上餐桌,清清爽爽,我们完成了一次次舌尖上的踏春。

张晔选择做一道腌笃鲜来记住这个春天。刚上市的春笋,配上鲜肉、火腿,小火慢炖,咕嘟咕嘟冒着泡,能让人“鲜掉舌头”。“每年春天,我都会做上几回腌笃鲜。”这是已在北京生活多年的张晔最喜爱的家乡菜,“人的口味是很难改变的,故乡的味道根深蒂固,哪怕经年累月,只需一丝一缕,足以抚慰内心。尝到汤的那一个瞬间,我才真切地感觉到,春天来了。”

在每个人心中,“故乡”大概是最能引起共鸣的词了。离家越久,对故乡的情感就会越浓烈。

“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,乡间不必说,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,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‘苗篮’,蹲在地上搜寻,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。那时小孩们唱道:‘荠菜马兰头,姊姊嫁在后门头。’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,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,须得自家去采。”周作人在《故乡的野菜》中娓娓道来,一幅浙东风俗画如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,点缀其间的正是最平凡的野菜。故乡的食物也多次出现在汪曾祺笔下,他曾专门写过故乡的蒌蒿、枸杞、荠菜、马齿苋等。这些野菜中不仅有故乡的春色,还有故乡的味道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,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,本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